
南都讯 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 捷希源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推动贸易创新发展”。如何理解“推动贸易创新发展”的具体内涵?就此捷希源,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在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撰文解读。
沈丹阳在撰文中谈到,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是一项艰巨任务和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重点统筹处理好几方面关系。
在统筹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方面,沈丹阳指出,我国已连续八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借助产业链优势和多元化市场布局外贸韧性显著提升。随着服务业在全球经济总量中占比不断提高,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经贸增长的重要动力。2024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刚刚突破1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比重偏低且长期逆差,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既要推动货物贸易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不断巩固提升国际竞争力;也要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完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打造新的贸易增长极捷希源,要推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相互促进。
在统筹好传统动能和新兴动能方面,沈丹阳指出,随着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以“新三样”为代表的贸易新增长点不断涌现,为外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进一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加快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传统外贸行业仍是外贸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大量出口和就业,不能当作“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要支持传统外贸行业转型升级、焕发活力,推动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国际市场变动是贸易发展的常态。要在努力稳住传统市场、存量市场的同时,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经贸合作,拓展新兴市场、增量市场,构建更加均衡、多元的国际市场格局。
面对外部的不确定性捷希源,沈丹阳分析认为,推动市场多元化和内外贸一体化是增强贸易发展韧性和安全的关键之举。要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运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自贸协定,巩固提升与东盟等周边国家贸易合作,加强与拉美、非洲、中东等地区贸易合作,打造更为紧密、互利共赢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推动内外贸法律法规、资质、标准、规则、信用体系等相衔接,深入开展产销对接、品牌对接、渠道对接,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建设综合服务平台,培育内外贸业务融合的优质企业,支持内外贸一体化经营。
沈丹阳在撰文中还谈到,要优化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建立健全国外对我出口管制应对工作机制,妥善应对不合理贸易限制措施。推动形成多主体协同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发挥好预警体系和法律服务机制作用,完善贸易救济制度,对受影响的重点实体帮扶纾困。健全反制裁、反干预、反“长臂管辖”法律法规体系。
证配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