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人民”新时代中国优秀女艺术家邀请展
展览日期
2025.09.30—2025.10.30
展览时间
9:30—16:30
(16:00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上海海派艺术馆一楼1、3号展厅
展览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新镇路1536号
“江山·人民”新时代中国优秀女艺术家邀请展学术交流会与会嘉宾合影
“江山·人民”新时代中国优秀女艺术家邀请展10月30日在上海海派艺术馆落下帷幕。展出期间的10月29日大众配资,一场围绕“时代经纬与女性视角”“她笔下的江山与人民”“全球语境下中国女性艺术的身份认同”等议题的学术交流会因深度的研讨而引发关注。以下为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女画家协会会长徐涟在交流会上的现场发言——
女性艺术家的舞台——从“与时代同行”到“江山·人民”
我今天来是带着展览策展人和中国女画家协会会长、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的双重身份来的。很高兴邀请大家到上海海派艺术馆,来观看这一次全部由女性艺术家参与的展览。我特别荣幸以策展人的身份参与到这样一个活动中。首先第一个要特别感谢的是冯远老师。冯远老师在10月14号先参加了由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办的“与时代同行”的一个大型展览。这次又专程到上海来出席这个学术交流会。他不仅仅是作为中国特别优秀的艺术家和艺术管理的领导来参加,他的出席,对我们女艺术家来说,应该说是非常大的鼓励。
这次的展览是海派艺术馆做了几年的一个品牌展览。我在前言里面写过:一座成功的现代艺术馆展示的不仅仅是优秀的艺术作品,更是一种时代风尚、价值理念与人文关怀。美术馆既是一座城市的形象代言,也是凝聚一座城市的精神力量。上海海派艺术馆自成立以来,不仅以一系列优秀展览迅速崭露头角,打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更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上海当代城市文化建设,在多元多样的艺术潮流中主动发声,寻找最能打动人心、凝聚共识的艺术理念。这就是他们从2023年以来做的“江山·人民”系列学术展,这是第一个背景。
今年海派艺术馆跟中国女画家协会共同来特别推出这样一个展览,主要的背景,就是全球妇女峰会,可以说,这次展览全面展示了女艺术家紧随时代、回应时代的艺术创作和个性表达,展现了自1995年北京世妇会成立30年来,中国女性在社会、文化、艺术领域的突破和成就,以此推动艺术创作与性别议题的深度对话,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辉煌成果。无论是中国女画家协会举办的“我们:与时代同行”展览,还是这一次“江山·人民”学术邀请展,都是配合全球妇女峰会的时代背景。
女艺术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既有性别上的同一性,其实它更有个体的差异性。我们一直在用女艺术家的概念,有一点点回避女性艺术,是因为原有女性艺术的概念在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实际上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不再像是最初时候跟男性对应甚至对立的概念。尤其是今天女性的艺术,或者说女性艺术概念的变迁,我们不再纠结于女性是否可以跟男人做同样的事情,而是可以非常自信地说,我们就做女性最擅长的事情,就做我们女性能做和喜欢做的事情,而不必跟谁比。之所以我们要有这样一个对比,是因为本来就只有男性、女性这两个性别。我们在做研究时,可能会不自觉地有这样一种对比。但是并没有男性艺术这样的概念。比如说豪放、洒脱、豁达,原来认为是男性所特有的,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很多女艺术家身上也一样有这样的精神和气质。所以,这并不是因为男性或女性的性别差异,而是因为女性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我们只是借助“女性”这一概念,将她们聚集起来,以群体的方式,以女性为邀约对象举办展览。不可否认,在当今社会,男性和女性在很多机会上仍然存在不平等。因此,我们所说的平等,实际上是指平权。我们希望女性能够拥有自己的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特别希望女性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被他人、被他者、被男性的视角所局限。这就是我对女性艺术概念的一些想法,也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稍后我也想听听各位老师的见解。
今天的学术交流会汇聚了众多名家,包括众多优秀女性艺术家。我们首先想要探讨的是“江山·人民”主题展览,为何选用“江山·人民”这样一个标题。在我看来,这应该是海派艺术馆一直以来打造品牌展览系列的构想。或许“江山·人民”并非唯一的选择,但通过这一主题,能够更深入地挖掘展览的内涵与特色。其核心在于引导艺术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民、关注现实。这正是当下主题性创作的关键所在,而不仅仅是像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就单纯地做抗战题材,为做题材而做题材。
第二个方面,通过探讨女艺术家的特性、特征和特点,来探讨女性艺术的优势和可能,这是我们今天希望探讨的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关于未来艺术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我个人认为,不应一直将女性艺术作为一个特殊概念来强调。实际上,女性艺术本身就是艺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路径。尤其是面对如今的人工智能(AI),它能够取代大量劳动,在这种情况下,未来艺术能做什么,这都是包括女性艺术家在内的所有艺术家需要探讨和面对的非常紧迫的问题。
欢迎大家各抒己见,不断深化思考,为艺术创作助力。
——徐涟
展览现场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来源:海派艺术馆)
艺术家简介
徐涟,现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女画家协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二级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闻行业领军人才。曾任《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著有《艺有所见——徐涟艺术理论评论文集》,主编《艺海问道》《艺海观潮》(四册)等。
证配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